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活动回顾 | 开源赋能,共筑AI未来!OpenLoong 亮相“园区行”上海站

12 0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7月4日,以“开源赋能智能,协同创新共筑AI未来”为主题的开放原子“园区行”(上海站)在上海市徐汇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与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联合主办,通过主题演讲、案例分享、供需洽谈等形式,搭建起开源技术与产业场景的精准对接平台,推动AI开源技术从研发到落地的全链条贯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程晓明、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等出席活动。OpenLoong 开源社区作为代表项目之一亮相现场,参与了交流展示与专题分享。


技术演讲亮点 | 从格物到致知,人形机器人组态化控制系统

在技术演讲环节,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具身算法与控制系统负责人Peng老师带来了题为《从格物到致知,人形机器人组态化控制系统》的精彩分享,系统性介绍了 OpenLoong 控制架构的核心理念与技术实现路径。

他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的开发已进入“组态化控制”新阶段,即以模块化、参数化、平台化为基础,通过灵活配置不同形态、结构、自由度的人形机器人,实现从仿真训练到实物部署的全流程覆盖。
OpenLoong 控制系统正是基于该理念构建,具备以下关键能力:
- 支持异构人形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快速组装与部署,用户可通过配置文件方式定义机器人关节拓扑、执行器结构与控制逻辑;
- 对接“致知”具身应用开发平台,支持基于 IDE 的项目向导配置、策略选择、部署调试与远程调用流程,显著降低模型导出、参数配置、任务装配的门槛,提升面向应用的工程交付效率。
- 联动“格物”仿真平台,实现从感知输入、模型学习、控制算法测试到落地执行的全链验证;
- 面向开发者开放底层控制接口与标准化组件,兼容多种软硬件平台,推动多方共建。
演讲中特别提到,“从格物到致知”的演进路径,标志着 OpenLoong 正在从低层控制工具向“具身智能系统构建平台”跃升,让机器人控制系统不仅能适应硬件,更能承载大模型时代的智能行为生成需求。

OpenLoong 控制框架的提出与落地标志着控制系统在具身智能背景下的职能重构:它不再只是服务于底层硬件的运动执行逻辑,而是面向大模型接口、异构策略管理、数据流程闭环、仿真系统对接、应用任务封装等多层系统的集成中枢。
目前,OpenLoong 控制框架已在 OpenLoong 开源社区开源,并在青龙公版机等机器人上完成实机部署验证,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与扩展性。欢迎大家点击“阅读原文”直达开源仓库,我们诚邀具身智能开发者、机器人控制研究者与软硬件系统工程团队一同加入,共建下一代可控、可拓展、可验证的开源控制系统,为具身智能的大规模落地铺设真正可用、可复用的技术底座。


此外,来自百度、腾讯、浪潮、OPPO、上海印刷高专、中城安等企业与机构的代表也带来了大模型应用、智能操作系统、生态实践等分享,展示了开源技术在医疗、交通、金融等垂直领域的融合探索。

活动亮点回顾

此次“园区行”上海站围绕开源+AI的融合创新展开,展现了产业落地的多样化图景:
聚焦开源生态场景融合
从机器人控制系统、AI操作系统到AIPC终端与智能云平台,多位嘉宾展示了开源技术如何深度嵌入实际产品。
典型案例成果丰富
百度、浪潮、OPPO、腾讯等企业带来大模型在医疗、金融、制造等行业的应用实例,展示开源AI技术的广泛适配性。
共创式需求对接会
框架已对接“致知”具身应用开发平台,支持基于 IDE 的项目向导配置、策略选择、部署调试与远程调用流程,显著降低模型导出、参数配置、任务装配的门槛,提升面向应用的工程交付效率。

未来,OpenLoong 社区将持续推进具身智能领域的开源共建工作,构建“标准+工具+平台+社区”的完整体系,打造具备工程化与生态化能力的国产人形机器人基础平台。
欢迎加入 OpenLoong 社区,与我们一起探索开源的更多可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5 OPENLOONG.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 关注B站
  • 关注抖音
  •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5 开发者论坛 - OpenLoong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关灯 在本版发帖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